“托孤之交”指的是春秋时期公孙杵臼和谁的典故?
正确答案:程婴
答案解析:“托孤之交”这个典故确实源自春秋时期,涉及到的人物是公孙杵臼和程婴。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晋国大夫赵盾的后代赵武在年幼时遭遇家族灭门之祸,公孙杵臼和程婴为了保护赵武,不惜牺牲自己,最终成功将赵武抚养成人,使其得以复仇并恢复家族名誉。具体情节如下:1. 背景:晋景公时期,赵盾家族因权力斗争被陷害,赵家满门被抄斩,只有赵武(赵盾的孙子)因为年幼得以幸免。2. 托孤:赵盾的友人公孙杵臼和程婴决定保护赵武。公孙杵臼提出一个计策,由程婴将自己的儿子冒充赵武,交给公孙杵臼抚养,而真正的赵武则由程婴秘密抚养。3. 牺牲:为了使敌人相信假赵武的身份,公孙杵臼和程婴的儿子被晋国权臣屠岸贾杀害。公孙杵臼也因此牺牲。4. 复仇:多年后,赵武在程婴的抚养下长大成人,最终在晋悼公的支持下,为家族复仇,恢复了赵家的名誉。这个故事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忠诚,公孙杵臼和程婴的义举被后人称为“托孤之交”,成为忠诚与友情的典范。所以,题目中“托孤之交”指的是春秋时期公孙杵臼和程婴的典故,答案是程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