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世纪的宋蒙战争期间,哪座位于四川的城池曾抵抗了蒙古大军长达36年之久?
正确答案:公元13世纪的宋蒙战争期间,位于四川的城池钓鱼城曾抵抗了蒙古大军长达36年之久。
答案解析:公元13世纪,宋蒙战争是南宋与蒙古帝国之间的一系列重大军事冲突。在这场战争中,南宋的许多城池都遭受了蒙古大军的猛烈攻击。其中,位于四川的一座城池因其顽强的抵抗而闻名于史。1. 时间:公元13世纪,即1200年代。2. 地点:四川。3. 事件:抵抗蒙古大军。4. 持续时间:36年。钓鱼城,位于今天的重庆市合川区,但在历史上长期隶属于四川地区。在宋蒙战争中,钓鱼城因其险要的地理位置和坚固的城防设施,成为了南宋抵抗蒙古大军的重要据点。从1243年开始,钓鱼城在南宋将领王坚、张珏等人的领导下,凭借其天险和军民的英勇抵抗,成功抵御了蒙古大军的多次进攻。直到1279年南宋灭亡,钓鱼城才最终投降,前后共坚持了36年之久。钓鱼城的长期抵抗不仅消耗了蒙古大量的兵力物力,还一度击毙了蒙古大汗蒙哥,对蒙古帝国的扩张造成了重大影响,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公元13世纪的宋蒙战争期间,位于四川的城池钓鱼城曾抵抗了蒙古大军长达36年之久。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展现了南宋军民的顽强斗志,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城防战的重要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