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单元测试
1、【题目】文学理论研究的对象有()
选项:
A:文学
B:文学活动
C:读者
D:作家
答案:【文学;文学活动】
2、【题目】文学理论的性质有()
选项:
A:科学性
B:实践性
C:人文性
D:先进性
答案:【科学性;实践性;人文性】
3、【题目】
“艺术家不仅要在世界里看得很多,熟悉外在的和内在的现象,而且还要把众多的重大的东西摆在胸中玩味,深刻地被它们掌握和感动;他必须发出过很多的行动,得到过很多的经历,有丰富的生活,然后才有能力用具体形象把生活中真正深刻的东西表现出来。”这是()说的。
选项:
A:黑格尔
B:毛泽东
C:马克思
D:康德
答案:【黑格尔】
4、【题目】“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这是()说的。
选项:
A:刘勰
B:陆机
C:司空图
D:严羽
答案:【刘勰】
5、【题目】文学理论的研究分支有()
选项:
A:文学哲学
B:文学社会学
C:文学心理学
D:文学语言学
E:文学文化学
F:文学信息学
答案:【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语言学;文学文化学;文学信息学】
第一章单元测试
1、【题目】无产阶级文化应该继承以前社会遗留下来的全部优秀文化成果。()
选项:
A:对
B:错
答案:【对】
2、【题目】列宁认为坚持对文学事业的领导和党性原则,并不是贬低或取消文学创作自由。()
选项:
A:对
B:错
答案:【对】
3、【题目】为了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的纯粹性,应该抛弃资产阶级时代培养的专家。()
选项:
A:对
B:错
答案:【错】
4、【题目】列宁认为在每个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一种是反动阶级所代表的腐朽、反动的文化,一种是具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成分的文化。()
选项:
A:对
B:错
答案:【对】
5、【题目】
在1908-1911年间,列宁发表了()和《列·尼·托尔斯泰》、《转变没有开始吗?》、《列·尼·托尔斯泰和现代工人运动》等论文。
选项:
A:《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B:《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
C:《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
D:《“保留”的英雄们》
答案:【《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保留”的英雄们》】
6、【题目】列宁认为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我国农民起义的弱点和缺陷的一面镜子。()
选项:
A:对
B:错
答案:【对】
7、【题目】列宁认为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内部包含着一些消极落后和反动的因,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勿以暴力抵抗邪恶”等等。()
选项:
A:对
B:错
答案:【对】
8、【题目】列宁认为托尔斯泰的观点和学说中充满则诸多矛盾,这些矛盾是偶然形成的。()
选项:
A:对
B:错
答案:【错】
9、【题目】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于19世纪()年代。
选项:
A:50
B:40
C:30
D:60
答案:【40】
10、【题目】
马克思、恩格斯在()中说“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选项:
A:
《共产党宣言》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D:《导言》
答案:【
《共产党宣言》
】
11、【题目】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认为人与人之间本来是平等的,是私有制使人变得贪婪,因而人生而是自由的,却总是处在外在的枷锁中。
选项:
A:马克思
B:卢梭
C:恩格斯
D:列宁
答案:【卢梭】
12、【题目】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动力。
选项:
A:对
B:错
答案:【对】
13、【题目】
马克思认为人类在精神上掌握世界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包括()。
选项:
A:理论的方式
B:艺术的方式
C:宗教的方式
D:实践的方式
答案:【理论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实践的方式】
14、【题目】()建立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科学地回答了历史基本问题,宣告了各种各样的唯心史观的破产,实现了人类历史观的革命性变革,同时也为一切历史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选项:
A:唯物史观
B:科学共产主义思想
C:剩余价值学说
D: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唯物史观】
15、【题目】
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产生的。
选项:
A:对
B:错
答案:【错】
第二章单元测试
1、【题目】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于()
选项: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C: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
D: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题目】一些创作是在过去的文艺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所以过去的文艺作品也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选项:
A:对
B:错
答案:【错】
3、【题目】毛泽东论述文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时,提出了“六个更”,即比普通的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
选项:
A:更典型
B:更理想
C:更带普遍性
D:更美
答案:【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
4、【题目】毛泽东认为: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
选项:
A:对
B:错
答案:【对】
5、【题目】毛泽东强调文艺作品的政治性,认为一部作品只要有正确的政治倾向就可以了。
选项:
A:对
B:错
答案:【错】
6、【题目】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毛泽东提出了()和“百家争鸣”的方针。
选项:
A:百花齐放
B:推陈出新
C:继承发扬
D:实事求是
答案:【百花齐放】
7、【题目】文艺创造是作家个人的事业,不需要承担太多的社会责任。
选项:
A:对
B:错
答案:【错】
8、【题目】文艺工作者要有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科学方法,就需要他们“三深入”,即()、()和()
选项:
A:深入实际
B:深入生活
C:深入群众
D:深入革命
答案:【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第三章单元测试
1、【题目】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和()。
选项:
A:认识性
B:倾向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答案:【认识性;倾向性
;实践性】
2、【题目】孔子所谓的“诗可以观”,是指诗歌可以反映社会的盛衰、民风的好坏。
选项:
A:对
B:错
答案:【对】
3、【题目】在阶级社会中,文学艺术的政治和思想性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阶级性,超阶级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选项:
A:对
B:错
答案:【对】
4、【题目】文学的倾向性应该建立在文学真实性基础之上。
选项:
A:对
B:错
答案:【对】
5、【题目】文学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是通过改变人的精神和观念间接实现的。
选项:
A:对
B:错
答案:【对】
6、【题目】文学的超越性,具体表现为()。
选项:
A:对人与自然现实关系的超越
B:对人自我的超越
C:对人与社会现实关系的超越
D:对艺术世界的超越
答案:【对人与自然现实关系的超越
;对人自我的超越
;对人与社会现实关系的超越
】
7、【题目】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它具有()等特点。
选项:
A:间接性
B:精神性
C:韵律性
D:凝练性
答案:【间接性;精神性;韵律性】
8、【题目】严羽主张诗歌创作要“不涉理路”,即要求文学创作完全脱离理性。
选项:
A:对
B:错
答案:【错】
9、【题目】文学和绘画、舞蹈等艺术一样,都是以形象符合来塑造艺术形象的。
选项:
A:对
B:错
答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