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节、儿童节和哪个节日并称为“三大国际节日”?
劳动节、儿童节和哪个节日并称为“三大国际节日”? A.妇女节 B.圣诞节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题目中提到的“三大国际节日”通常是指那些具有广泛国际影响、被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庆祝的节日。劳动节(国际劳动节,5月1日)和儿童节(6月1日)都是这样的节日。选项A:妇女节(国际妇女节,3月8日),这个节日是为了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成就,同样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选项B:圣诞节(12月25…- 1
- 0
-
浴佛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浴佛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正确答案:藏族 答案解析:浴佛节,又称佛诞节,是纪念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诞生的节日。这一节日在中国汉族地区尤为盛行,通常在农历四月初八举行。虽然藏族等少数民族也有庆祝佛诞的传统,但浴佛节最为广泛流传和庆祝的还是汉族地区。更准确的答案应为汉族。 查找更多答案- 2
- 0
-
以下哪个节日是"圣瓦伦丁节"?
以下哪个节日是"圣瓦伦丁节"? 正确答案:情人节 答案解析:圣瓦伦丁节(St. Valentine's Day)通常被称作情人节(Valentine's Day),是每年的2月14日。这个节日起源于西方,用以纪念多位名为瓦伦丁的圣徒,后来演变成一个表达爱意的日子,人们会通过送礼物、贺卡、鲜花等方式向伴侣、亲人或朋友表达爱意和祝福。题目中所问的“圣瓦伦丁节”…- 1
- 0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佳节”是指什么节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佳节”是指什么节日? A.重阳节 B.中秋节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王维在重阳节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佳节”指的是重阳节。所以,正确答案是A.重阳节 查找更多答案- 1
- 0
-
三大国际节日是指:“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和哪个节日?
三大国际节日是指:“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和哪个节日? 正确答案:“六一”儿童节 答案解析:三大国际节日通常指的是:1. “三八”妇女节(3月8日):这是庆祝女性成就和倡导女性权利的节日。2. “五一”劳动节(5月1日):这是纪念工人阶级和劳动者的节日,许多国家会举行游行和庆祝活动。3. “六一”儿童节(6月1日):这是专门为儿童设立的节日,旨在关注和保障儿童的权益。所以,题目中提到的第三…- 1
- 0
-
人们把艾叶插到门头的时候,就表示到了什么节日?
人们把艾叶插到门头的时候,就表示到了什么节日? 正确答案:端午节 答案解析: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艾叶,又名家艾、艾草,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端午节时,人们将艾叶插于门头,用以驱邪避害、祈求平安。当人们把艾叶插到门头时,就…- 0
- 0
-
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什么节日?
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什么节日? 正确答案:世界地球日 答案解析:1. 背景信息:联合国大会是联合国的主要审议、监督和立法机构,由所有会员国组成,每一会员国都有一个投票权。2. 决议内容: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3. 节日意义:世界地球日旨在提高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鼓励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公民…- 3
- 0
-
欧洲中世纪以前的新年是我们现在的哪个节日?
欧洲中世纪以前的新年是我们现在的哪个节日? A.愚人节 B.万圣节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欧洲中世纪以前,新年的庆祝日期并不是固定的1月1日。实际上,在许多欧洲地区,新年是在3月25日(天使报喜节)或4月1日庆祝的。后来,当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推行格里高利历(即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时,新年才被正式定为1月1日。4月1日原本是新年庆祝的日子,当新年改为1月1日后,那些仍然在4月1日庆…- 1
- 0
-
歌墟(歌婆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歌墟(歌婆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正确答案:壮族 答案解析:歌墟,又称歌婆节,是壮族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主要流行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人民祭祀祖先、祈求丰收、进行社交和娱乐的重要活动。在歌墟期间,人们会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进行对歌比赛等,以此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个节日不仅展示了壮族丰富的文化传统,也是壮族人民加强团结、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查找更多答案- 1
- 0
-
别称为“仙音烛”,常用于中秋、元宵等节日的传统玩具叫什么?
别称为“仙音烛”,常用于中秋、元宵等节日的传统玩具叫什么? 正确答案:走马灯 答案解析:走马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玩具,也被称为“仙音烛”。它通常在中秋、元宵等节日中使用,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走马灯的结构一般包括一个圆形或方形的灯笼,内部装有可以旋转的纸片或剪纸,上面绘有各种人物、动物或景物。当灯笼内的蜡烛点燃后,热气上升使得内部的纸片旋转,形成动态的视觉效果,看起来就像画面在动一样,非常有趣。…- 1
- 0
-
因为在节日时越热闹就象征朝代越兴盛,唐玄宗时期为哪个节日专门设立了三天假期?
因为在节日时越热闹就象征朝代越兴盛,唐玄宗时期为哪个节日专门设立了三天假期? A.中秋节 B.上元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题目问的是唐玄宗时期为哪个节日专门设立了三天假期。根据历史记载,唐玄宗时期特别重视上元节(即元宵节),并为此设立了三天假期,以示庆祝和彰显国力强盛、社会繁荣。具体上元节(元宵节):在唐代,上元节是一个非常受重视的节日,有观灯、赏月、猜灯谜等习俗。唐玄宗时期,为了庆祝这一节…- 3
- 0
-
我国古人在哪个节日有赏桂花、饮桂花酒的习俗?
我国古人在哪个节日有赏桂花、饮桂花酒的习俗? A.中秋节 B.重阳节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古人在这一天除了赏月、吃月饼外,还有赏桂花、饮桂花酒的习俗。桂花象征着吉祥和丰收,其香气宜人,与中秋节的氛围相得益彰。而重阳节则主要是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与桂花无关。正确答案是A.中秋节。 查找更多答案- 1
- 0
-
古诗“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哪一节日?
古诗“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哪一节日? 正确答案:重阳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答案解析: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明确提到了“九月九日”,这一天正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插茱萸等习俗,诗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也反映了这些习俗。“佳节”在这里特指重阳节。…- 3
- 0
-
每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的什么节日?
每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的什么节日? 正确答案:教师节 答案解析:正确,每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教师节是为了表彰和感谢教师们的辛勤工作和贡献而设立的节日。在这一天,学生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向老师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教师节的确立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查找更多答案- 2
- 0
-
-